樸刀:好漢的行頭
標簽: 歷史拾遺

陵塔前舞樸刀
曙光初露,晨練的老人就在山東青州廣福寺的陵塔前舞起樸刀了。樸刀常以斬、劈、云、掛、撩、扎、刺等刀法,并配合各種步形構成套路,氣勢雄偉,威武凜嚴。水泊梁山就坐落在山東,老人揮舞的樸刀中也繼承了《水滸傳》的遺風余韻。供圖/QUANJING
曙光初露,晨練的老人就在山東青州廣福寺的陵塔前舞起樸刀了。樸刀常以斬、劈、云、掛、撩、扎、刺等刀法,并配合各種步形構成套路,氣勢雄偉,威武凜嚴。水泊梁山就坐落在山東,老人揮舞的樸刀中也繼承了《水滸傳》的遺風余韻。供圖/QUANJING
行走江湖,闖蕩世界,除了要有謹慎的性格、精明的頭腦,身上帶好軟硬家伙,也是必不可少的。軟家伙,是迷倒多少英雄漢的“蒙汗藥”,那么,硬家伙是什么呢?就是本文的“主角”——樸刀了。
翻開施耐庵的小說《水滸傳》,除了英雄都愛喝的酒,歹人都慣使的蒙汗藥,給讀者留下最深印象的,無疑就是好漢們挎在腰間、舞在手中的樸刀了。一把樸刀,幾乎貫穿《水滸傳》的始終。從九紋龍史進、到花和尚魯智深,再到托塔天王晁蓋、行者武松,他們雖有用得順手的兵器,但還是會手持一把樸刀,以備不虞。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