鑒真:一切為了法
標簽:

跨越山海
這是根據《唐大和上東征傳》繪制的日本重要文化財《東征傳繪卷》的局部,1298年由日本唐招提寺下屬寺院極樂寺僧人忍性,集結鐮倉畫工六郎兵衛(wèi)蓮行等人創(chuàng)作完成,表現了唐代高僧鑒真為弘揚佛法,渡海赴日的場景。右頁這件文物,是鑒真帶去日本的金龜舍利塔。塔身采用透雕工藝鑄造卷草紋,內中原有存放舍利的唐代琉璃瓶。攝影/謝田
這是根據《唐大和上東征傳》繪制的日本重要文化財《東征傳繪卷》的局部,1298年由日本唐招提寺下屬寺院極樂寺僧人忍性,集結鐮倉畫工六郎兵衛(wèi)蓮行等人創(chuàng)作完成,表現了唐代高僧鑒真為弘揚佛法,渡海赴日的場景。右頁這件文物,是鑒真帶去日本的金龜舍利塔。塔身采用透雕工藝鑄造卷草紋,內中原有存放舍利的唐代琉璃瓶。攝影/謝田

鑒真帶去日本的金龜舍利塔
2020年2月,從日本寄往湖北的救援物資包裝箱上,有一句話打動了無數中國人:“山川異域,風月同天?!倍?300年前,唐朝大和尚鑒真,也曾被這句話所打動,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赴日傳法的險途。日本奈良時期的典籍《唐大和上東征傳》,記述了這件事的原委。
那是大唐天寶元年(742年),鑒真正在家鄉(xiāng)揚州的大明寺宣講戒律,隨遣唐使來華的日僧榮睿、普照,此時也來到揚州。那時的鑒真已頗有名望,堪稱長江流域一帶教授戒律的第一人,被尊為江淮佛教界領袖。在華已逾十載的榮睿和普照,暗中肩負著延攬高僧赴日授戒的重任,自然不愿錯失良機。他們懇切地請求鑒真幫助日本,提振佛法,據說榮睿甚至拿出了作為一個佛教徒最高的誠意——雙膝跪下,雙手伏地,以頭頂禮鑒真足下。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