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相自在圖”
由7個梵文字母和3個圖形組成。象征著藏傳佛教時輪宗的最高教義,擁有著神圣的力量,常見于塔門、壁畫、經(jīng)書等處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處處葡萄紋
新疆地區(qū)是瓜果之鄉(xiāng),葡萄尤其出名。生活在此的維吾爾族民眾十分熱愛葡萄紋,在他們的服飾、地毯、花布、建筑上,都經(jīng)常使用。右圖為一座使用了大量葡萄紋做裝飾的典型維吾爾族建筑。其中既有造型寫實、作為視覺主體的單獨紋樣;也有枝蔓交錯、構成邊框的連續(xù)紋樣。攝影/Panda
維吾爾族葡萄紋 | 絲路上的浪漫名片
攝影 / Panda
西周至春秋
田園葡萄紋彩陶罐
新疆和靜察吾乎溝出土
供圖/FOTOE
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(qū)種植葡萄的歷史,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。斷代為公元前1000到前500年的新疆古墓,曾出土彩繪葡萄紋陶罐,展現(xiàn)了當時田園中普遍種植葡萄的情形。
維吾爾族葡萄紋 | 絲路上的浪漫名片
攝影 / 動脈影
FROM THE ORACLE BONE SCRIPT | 從甲骨文來·食
最炫幾何風
圖為伊朗伊斯法罕的聚禮清真寺(又名禮拜五清真寺)的一處紋樣,只見以十六角星紋為中心,有序地向外輻射出八角星紋、四角星紋等幾何圖形,并匯聚為一個大八角星,再進而與菱形紋、各種多角星紋結(jié)合,大小相套,彼此勾連。這是伊斯蘭幾何紋的絕佳設計。供圖/視覺中國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藍與白的風景
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,與天地為伍,大自然也是他們裝點生活的取材對象。俯瞰圖中一座座白色的蒙古包,頂上裝飾著藍色花紋,藍白映襯,如同天空。其紋樣的造型,就是取材于牧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牲畜——牛的鼻子。供圖/視覺中國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本土化改造
幾何紋隨著伊斯蘭教傳播的腳步進入新疆,并且根據(jù)新疆本土的實際情況,因地制宜,有所發(fā)展。建于清代的吐魯番蘇公塔就是一個例子。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百花園里,見花得花
自古即有“壯人愛彩”之說,壯族刺繡圖案中最多的就是花草。就像一首壯族古歌里所唱:壯族會繡花,繡花放背帶,繡花放衣服,繡花放頭帕……壯鄉(xiāng)所在的廣西,常年溫暖濕潤、花卉植物繁多,有如天賜的百花園。見者心領神會,不難創(chuàng)造出絢麗多姿的花形圖案。上圖即為壯族背帶上的美麗花樣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拼板舟的“牙齒”
達悟族是臺灣高山族中唯一的海洋民族,他們居住在臺灣本島東南方向的蘭嶼島上。主要靠捕魚為生,因此船成為達悟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。達悟人的舟船獨具特色,裝飾華麗,族人稱之為“拼板舟”。右頁圖中,舟身上雕飾有細膩的紋飾,船首所刻的菱形紋飾,據(jù)說代表船的牙齒,意寓此船能在海上乘風破浪,滿載而歸。攝影/趙玉霞
大山中升起的美麗圖案
在中國神秘的大西南,世代居住著諸多勤勞聰慧的少數(shù)民族,這些大山深處的子民,憑借靈巧的雙手及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,把對祖先與神靈的敬畏,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自然的理解,以各式圖案呈現(xiàn)出來。圖中這些令人炫目的美麗紋樣,均來自于廣西,靈感取自不同民族。若將圖像豎過來觀看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在圖片的底部,是一座座巍峨連綿的山所構成的線條。它們自大山中誕生,或簡單或復雜,或艷麗或樸素,每一個圖案下都蘊藏著民族的氣質(zhì)與秉性。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魚龍舞,花蝶飛
圖為水族刺繡龍鳳、蝴蝶、荷花、魚等紋樣。水族刺繡,是水族女性世代相傳的古老而獨特的手工藝,但刺繡中卻融入了龍、鳳等許多其他民族的紋樣元素,因而顯得既華麗、多元,又不乏民族特色。當然,對于水族人來說,這些紋樣中最有故事的還是魚紋。攝影/陸方堃
苗家蝶舞
黔東南苗族的蠟染上布滿了蝴蝶紋,中間的蝴蝶碩大美麗,圓鼓鼓的眼睛憨態(tài)可掬,翅膀線條如行云流水,蝶身則有些似一尾魚,整個造型充滿了想象力。攝影/張瑾
以書法為紋樣
圖是燒制于北京琺瑯廠的瓷器,器物中央的主體部分,被修飾以一種對于絕大多數(shù)中國人而言都很陌生的文字——阿拉伯文,其意為“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”。以阿拉伯文書法作紋樣的風尚,由來已久,至今仍在流傳。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黎族的“風俗畫”
圖的黎族織錦中,紋樣豐富且皆呈現(xiàn)為幾何化,極富特色。細細辨識,其主題紋樣為人形紋,有叉腰屈腿站立的人,有扛東西的人,周圍環(huán)繞著牛、花朵等紋樣,如同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黎族風俗畫。供圖/QUANJING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苗繡中的龍崇拜
苗家人喜歡龍,便將它繡在衣服上。苗家女發(fā)揮奇思妙想,創(chuàng)造出各式各樣的龍,右頁圖中的龍紋繡片,來自貴州施洞一帶,通常裝飾在苗家人的衣袖處。繡片上的紋樣是“雙龍護寶”,象征著生命的孕育。刺繡部分以黑布為底色,繡紅色雙首連體龍,身軀以方孔錢相連。神龍雙眼圓睜,張大的嘴內(nèi),可見尖牙利齒(供圖/曾麗)。
苗族龍紋 | 萬物皆可成龍
新石器時代狩獵紋巖畫
內(nèi)蒙古興安博物館藏
犄角紋 | 游牧民族流行款
法器飾八寶
圖為西藏文化博物館展出的藏傳佛教用具:法螺。法螺表面布滿紋樣,極具裝飾性。被卷草紋圍繞著的一對金魚和一只寶瓶,是藏族最典型的宗教紋樣組合——“八瑞相”中的兩個?!鞍巳鹣唷币脖环Q為“八吉祥”或“八寶”,起源于佛教貢物,象征好運。攝影/動脈影
圖中可見,塔身以吐魯番當?shù)赝链u為材料,以拼磚技巧描繪出了層層幾何,極盡繁飾,同時與其側(cè)清真寺的簡潔造型(上圖),形成一動一靜、一繁一簡的對比。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多變的牛鼻子
蒙古族傳說,一頭牛無意中把鼻子印在了沒有任何裝飾的蒙古包上,留下了很漂亮的紋樣。人們根據(jù)這個印記繪制紋樣,這就是哈木爾紋。哈木爾紋上窄下寬,線條流暢,結(jié)構穩(wěn)定。圖即為根據(jù)材料重繪的幾種哈木爾紋造型。哈木爾紋常用來裝飾蒙古包。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攝影 / Panda
凝固的歷史
廣西隆林蛇場鄉(xiāng)馬場村,苗族女子們笑靨如花,正在展示用來紡織的麻線架。她們身著斑斕的服裝,其胸前紋樣方方正正,頗似城池造型。在苗族的紋樣中,相當一部分都承載著苗族人對于歷史和故土的記憶。攝影/梁漢昌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攝影 / 梁漢昌
“錦繡”花開
名列中國四大名錦的壯錦,堪稱壯族的瑰寶,它以圖案生動、色彩絢麗著稱。其中以花為紋的壯錦,最為喜人。與壯錦比肩的壯族“女紅”藝術是壯繡,如果說壯錦上的花朵充滿韻律感,壯繡上的花朵則個性十足,且綻放得更為絢爛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魔力菱形紋
圖是一塊排灣族百步蛇木雕,蛇背部的菱形紋,常被使用在排灣族貴族的屋宇、祖先雕像、器物、服飾上,甚至作為紋身,象征著靈蛇賜予力量。攝影/趙玉霞
甲骨文
水書、甲骨文的魚字,二者看起來有些相似,這是因為水書和部分漢字一樣,是中國至今“存活”的少數(shù)幾種象形文字之一。
水族魚紋 | 魚的傳人
把蝴蝶紋上臉
兩位獨龍族婦女臉上,青藍色的蝴蝶紋美麗綻放。獨龍族曾有一個傳統(tǒng),少女到了十二三歲時,要在臉上紋上蝴蝶圖案。他們相信,人死后靈魂不滅,會化為蝴蝶。不過這個有些殘酷的習俗,已在建國后被禁止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2017年,獨龍族僅剩27名紋面女。供圖/視覺中國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明正德 景德鎮(zhèn)窯白釉紅彩阿拉伯紋盤
上海博物館藏
盤心、外壁、盤底均飾有阿拉伯文,意為“正如偉大的真主所說的,會賜予人們所渴望的美好生活”。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人蛙合一
圖為廣西花山巖畫(距今約2000年)上的蛙人紋(供圖/視覺中國),看起來都是又像蛙又像人。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百變苗龍
苗繡中,龍的形象遠比漢龍豐富,有牛龍、魚龍、蠶龍、鳥龍等。左圖中的繡片出自貴州臺江地區(qū),圖案中有牛龍紋與人龍紋。水牛龍眼睛圓亮、四肢發(fā)達,頭上的一對尖角格外引人注目。苗家人對牛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,苗族古歌中說牛是苗族先祖姜央的兄弟,因此牛龍成為苗繡主要圖案之一。攝影/阮傳菊
巖畫上的大犄角
內(nèi)蒙古、新疆等地的早期巖畫中,有大量鹿、羊等長角動物的形象。如左頁圖中的新石器時代的狩獵紋巖畫,上面羊的犄角對稱卷曲,成為視覺的焦點。上圖是采集于內(nèi)蒙古巴彥淖爾烏拉特的戰(zhàn)國時代巖畫。畫中的羊角不僅夸張為四只,而且簡化了身體部分,以清晰的圓形線條來刻畫犄角,體現(xiàn)出游牧民族對犄角的強調(diào)和喜愛。供圖/FOTOE
犄角紋 | 游牧民族流行款
壇城小世界
壇城,梵文為Mandala,藏語為dkyil-vkhor,是藏傳佛教所見宇宙的象征。圖為雍和宮中的壇城沙盤。寶塔、白獅、金剛杵、谷物、須彌山、八瑞相、饕餮……各種藏傳佛教的象征紋樣有序排列組合,構成了一個圓融有度、法相森嚴的精神世界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圖中蒙古包上的紋樣,就是哈木爾紋連續(xù)組合構成的(攝影/Panda)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攝影 / Panda
彩線記事
苗族歷史是一部不斷遷徙的歷史。清朝時期,出于反抗統(tǒng)治者壓迫等原因,一些苗族從貴州、云南等地陸續(xù)遷往今天東南亞地區(qū)的越南等國。圖中即是越南北部山區(qū)沙壩的苗族女子,其衣飾鮮艷,上面布滿或橫或豎的條紋。在不少苗家人心目中,衣服上的一些線條具有特殊含義,往往代表著祖先遷徙時所經(jīng)過的河流。供圖/視覺中國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織女情愫
一架織錦機,一把五色線,到了壯族織女的手中,即能造化出一片“花花世界”。壯錦以棉紗為經(jīng),彩絲為緯,以奇妙的起花方式,創(chuàng)造出繁花似錦的圖案世界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圖為排灣族巫醫(yī)箱,巫師在祈禱、治病時需從箱中取出所需祭品,念誦咒文,供獻神明。箱體表面裝飾百步蛇菱形紋。攝影/趙玉霞
點線勾勒的精靈
這是獨龍族女子的紋面圖案。點、線交織,構成一只抽象的蝴蝶,鼻子部分的菱形花紋,代表蝴蝶的頭和腹部;由點連成的條紋,象征蝴蝶的骨骼;菱形交織的紋樣,又似蝴蝶翅膀邊緣的花紋。整個畫面,從眉心到鼻梁、到人中、到下頜,形成一條中軸線,左右對稱,頗具形式美和韻律感。繪畫/張婷婷
參考資料:
李陽《獨龍族紋面圖案:蝴蝶紋藝術符號的能指與所指》
明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器座
天津博物館藏
器身的六個菱花形開光各飾有一段文字,意為“當我突然發(fā)現(xiàn)一筆財富的時候,我正在沙漠里游蕩”。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圖中這件馬家窯文化陶壺(供圖/FOTOE),則是在彩繪蛙紋中騰出一塊,直接捏塑了一個裸體人的形象。這種蛙紋、蛙人紋、人形紋并存的現(xiàn)象,在黎族織錦中也有體現(xiàn)。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揮著翅膀的苗龍
漢人認為,龍是專制皇權的象征,為天子專用,而苗家的龍則一直生活在民間,它被苗女們繡得隨心所欲。下圖中繡片中央是一條揮舞翅膀的鳥龍,在它四周飛舞著四條身體短胖的蠶龍,構成“四龍搶寶”圖案。供圖/曾麗
苗族龍紋 | 萬物皆可成龍
鹿角最神圣
薩滿教中有“鹿角通天”的神話,因此祭司神帽上便插上鹿角,以便和天神溝通。左圖為鄂倫春族的薩滿儀式表演,祭司頭上就戴有鹿角神帽(供圖/視覺中國)。
犄角紋 | 游牧民族流行款
供品美紋樣
藏族紋樣中,有不少取材于佛教貢品。這類紋樣反映了藏族民眾對于宗教文化的認知:吉祥不是上天的賜予,而源自于祈福者的虔誠敬奉與自我修行。圖即為貢品紋樣“八瑞物”,象征了佛陀的“八正道”(攝影/朱子浩)。
聯(lián)珠紋之路
新疆位于絲路之上、亞洲東西方交流的中心地帶,歷史上多種文明因子進入新疆,對本地的紋樣產(chǎn)生不小影響。在伊斯蘭教之前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瑣羅亞斯德教的聯(lián)珠紋,其從波斯向東而來,經(jīng)中亞、新疆,傳入中原。而今絲路沿線多有聯(lián)珠紋文物的出土,本頁圖為出土于阿富汗的公元8世紀羚羊聯(lián)珠紋彩繪陶罐(攝影/蘇蘅)。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攝影 / 蘇蘅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攝影 / 蘇蘅
九黎裙上的祖先印記
貴州鎮(zhèn)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,蒙正苗族的女子們一律身著九黎裙,裙上的9組81橫條,是祖先的標記,代表他們是上古時期蚩尤領導下的九黎部落81氏族的后代。供圖/IC photo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向花神的致敬
壯族神話中的創(chuàng)世神叫“姆六甲”,她生于花中,安排天地秩序,造化世人萬物。上圖即為廣西南寧的姆六甲雕塑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。壯族人對姆六甲的崇拜,漸漸演變成對百花的鐘情,他們常將花的形象,恭敬地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。如果你在壯族人的生活中,看到一朵艷麗的“大紅花”,據(jù)說那就是花神姆六甲?!按蠹t花”不是僅指一種花,本跨頁圖中列舉了幾種典型的“大紅花”,圖中扇形的大花為雞冠花圖案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衣服上的眼睛
圖是一件做工精美的排灣族短上衣,從前襟上的各式菱形組合及變形紋樣來看,應為貴族禮服。菱形紋在賽夏人心中,是祖先的眼睛。每逢農(nóng)歷十月十五“矮靈祭”,賽夏人都會穿上帶有菱形紋樣的長背心,參加祭典。供圖/TPG
菱形紋 | 臺灣高山族的敬與畏
蝴蝶與人類的“全家福”
右圖紋樣根據(jù)貴州西江千戶苗寨“全家?!眻D案所繪。蝴蝶與人類手牽手,連接在一起,蝴蝶紋飾的兩邊分別有向兩側(cè)跑向一家三口的小人。 橫向看過去,蝴蝶與一家三口重復排列,其構圖形式非常具有裝飾效果。而蝴蝶與一家三口手拉手,既表達了蝴蝶作為人類“媽媽”的特殊地位,同時也是渴望美好生活的一種寓意。供圖/紋藏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圖為水族最有代表性的吉祥圖案雙魚托葫蘆。2009年國慶期間,北京天安門廣場樹立起了56根“民族團結(jié)柱”,雙魚托葫蘆曾作為水族的族徽,繪制在水族的巨柱背面。攝影/朱子浩
明正德 青花阿拉伯文筆架
旅順博物館藏
前后兩面圓圈內(nèi)書寫有一句諺語:“練就優(yōu)美書法吧,因為它是人生的一把鑰匙?!?供圖/FOTOE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蛙紋,自史前時代以來就是一種常見的紋樣,并且有一個普遍的演變趨勢是和人形紋結(jié)合。圖為馬家窯文化(距今約5000—4000年)蛙紋彩陶壺(供圖/FOTOE)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龍舟有牛角
居住在貴州清水江沿岸的苗家人,有在農(nóng)歷五月過“龍舟節(jié)”的風俗,這是苗家人一年中最為盛大的節(jié)日。圖為貴州平寨的苗民在清水江上奮力劃槳的熱烈場面。這里的龍舟與他處不同,據(jù)清光緒《苗疆聞見錄》記載:“其舟以整木刳成,長五、六丈,前安龍頭,后置鳳尾,中能容二三十人。短橈激水,行走如飛?!贝送猓堫^上還裝有一對彎彎的大牛角,這是因為苗家人認為牛龍能給他們帶來吉祥和豐收。攝影/劉貴星
鹿作為主要食物和最早馴養(yǎng)的動物,受到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視。而鹿角有每年周期性脫落、并更換新角的特征,被賦予不斷新生的含義,成為崇拜對象。圖為內(nèi)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出土的晉代鮮卑族三鹿紋牌飾,鹿角夸張為網(wǎng)狀(攝影/朱子浩)。
在藏族藝術中,貢品紋樣組合可以分別繪制,也可以組合出現(xiàn)。右頁圖中西藏文化博物館的金執(zhí)壺上,雙魚、金輪和吉祥結(jié)等“八瑞相”,就構成了一個完整圖案(攝影/柳葉氘)。
夏家店下層文化彩繪陶罐
內(nèi)蒙古敖漢旗
大甸子遺址出土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夏家店下層文化三足蓋罐
內(nèi)蒙古敖漢旗大甸子遺址出土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花樣城池
城池紋,是苗族對故鄉(xiāng)的一種記憶,它象征著祖先在中原曾經(jīng)擁有過的城池文明。右圖是依據(jù)貴州畢節(jié)和六盤水地區(qū)小花苗的一幅背扇實物所繪(繪畫/釋靜恩)。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攝影 / 釋靜恩
“大紅花”的變身
代表著花神、寓意著生命的“大紅花”,并非來自壯族人的臆造,它們大多真實存在。圖1為遍布廣西的紅山茶花,通過它長圓形的葉子即可識別;圖2為芙蓉花,花大而色麗,可食用、可入藥,是壯族人喜聞樂見的花朵;圖3有著掌形的花葉,是北地牡丹的花型,它在壯鄉(xiāng)并不常見,應為文化交流的見證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圖中賽夏人在“矮靈祭”儀式上牽手起舞,表達對矮人族的懺悔、修好之意(供圖/TPG)。
菱形紋 | 臺灣高山族的敬與畏
動靜之間
下圖是構成“全家福”紋樣的幾個元素:蝴蝶、一家三口和小人。所有形象都是提煉簡化后的效果,而且以平面形象展現(xiàn),頗具形式感。其中,跑動的小人點綴其間,為畫面增加了動感,非常具有感染力。供圖/紋藏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祖先的影子
圖為一名水族姑娘,在卯節(jié)活動中展示一頂有五百年歷史、精致華貴的銀冠。卯節(jié)是水族最隆重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水家人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,以紀念祖先、祈求豐收,青年男女也紛紛穿上盛裝,以對歌的形式尋找意中人。魚是水族的圖騰,如同祖先的影子,銀冠上有一圈小魚紋裝飾,似在提醒后人勿忘祖先的功德和優(yōu)良品質(zhì)。供圖/視覺中國
水族魚紋 | 魚的傳人
明永樂 青花阿拉伯文無擋尊
天津博物館藏
修飾以伊斯蘭教的根本信仰清真言:“萬物非主,唯有真主,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。”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人是主角
圖為黎錦中的大力神紋樣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,色彩絢麗,氣勢雄壯,表現(xiàn)的是黎族神話中開天辟地的祖先的形象。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苗族飛龍
刺繡中的飛龍,身軀短胖,兩翼張開,正翱翔于天際。這種紋樣在貴州臺江、施洞、雷山一帶比較常見,常用于女性盛裝的衣袖飾邊。
攝影/李楊
苗族龍紋 | 萬物皆可成龍
圓滿五妙欲
圖是藏傳佛教所特有的“五妙欲”紋樣,代表了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種感官:鏡子是“色”;琵琶是“聲”;盛滿香料的海螺是“香”;水果是“味”;綢緞綾羅是“觸”。“五妙欲”既是敬獻給神佛的貢物,同時也是貢獻者斬斷一切欲望的象征,通常在神佛的蓮花寶座之下出現(xiàn)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征服者之墓
在伊斯蘭教取代佛教成為新疆主體宗教的過程中,13世紀的東察合臺汗國君主吐虎魯克·鐵木爾汗,是最重要的幾位征服者之一。他是新疆地區(qū)第一位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汗王,在其與后代的征伐下,伊斯蘭教最終向東推進至哈密。圖為吐虎魯克·鐵木爾汗麻札(即墳墓),位于今伊犁霍城。墓葬建筑造型與裝飾,是完全的伊斯蘭風格。攝影/王福珖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攝影 / 王福珖
蚩尤之印
圖中單獨展示的背牌圖案來看,其造型方正,宛如印章,其內(nèi)則布滿了精致的幾何紋樣刺繡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。關于圖案來源的說法之一,是祖先蚩尤率領族人征戰(zhàn)時,為了辨別敵我而設計出的印章。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吉祥百家繡
背帶是壯族服飾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,上圖即為這種“母背上的搖籃”。背帶上繡滿了吉祥花朵,充滿了一家人對小生命的愛。大面積的裝飾圖案集中于背帶心,外婆在準備背帶時,甚至會邀請村寨里繡花巧手來助陣,來幫忙的人越多,將來孩子得到的祝福也越多。背帶花中套花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立體的蝴蝶之花
苗家女子精致的服飾上,蝴蝶銀飾令人矚目。總體來講,其造型比較寫實,而且由于材質(zhì)的關系,得以展現(xiàn)一種較為立體的效果。在苗族的心目中,金子是太陽的象征,銀子則是月亮的象征,因此其銀飾運用非常廣泛,而苗家人喜愛的“蝴蝶媽媽”,則是銀飾中最常見的圖案之一。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魚鳥之戀
魚圖騰,并非水族的專利,漢族、苗族等許多民族都非常崇尚魚紋。由于民族文化的差異,魚紋的含義有所不同。如水族視魚為祖先的影子,漢族則在科舉制度興起后,出現(xiàn)了“魚躍龍門”的說法。上圖為黔東南苗族蠟染的魚鳥圖案,造型流暢飽滿,極富感染力。魚代表的是女性,鳥代表的是男性,魚和鳥跨越物種、突破空間界限的熱戀,象征兩性和合,顯示出一種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。攝影/張瑾
明宣德 阿拉伯文香爐
湖南省博物館藏
爐上為三個詞匯:行善、恩典、恕饒。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圖中,一位黎族大叔正在用鼻子吹奏一種獨特的笛子(攝影/范菁),他的帽子上也繡有大力神紋。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魚龍爭珠
這是黔東南臺江一帶苗女服飾上的龍紋圖案,紋樣主體為鳥龍紋,刺繡部分以紅布為底色,皺繡綠色鳥龍與魚爭搶靈珠的場面。構圖疏密相宜,龍與魚處在一種動態(tài)平衡中。四周配以花飾和蝴蝶紋,色彩對比強烈。攝影/阮傳菊
四瑞“金字塔”
圖中大象、猴子、野兔和鷓鴣組成的紋樣,是藏族吉祥紋樣中的“和氣四瑞”,源自佛教《本生經(jīng)》中的寓言。通過四只動物比較年齡的故事,來傳達“尊重長者”的觀念。四只動物在樹下疊成金字塔狀,則是為了勸導人們互相協(xié)作?!昂蜌馑娜稹背1挥脕硌b飾民居、寺廟的墻壁或大門。供圖/TPG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穹頂上的秩序
幾何、植物、阿拉伯書法,是阿拉伯紋樣的三大類別。其植物紋常常違背自然界實際規(guī)律,轉(zhuǎn)而遵循幾何的形式鋪展卷草花葉。圖中吐魯番坎兒井地宮穹頂上,即修飾以植物紋,它們向中心的幾何紋輻輳而去,正體現(xiàn)了阿拉伯紋樣放射性的秩序感。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C形卷曲如勾云
哈木爾紋曲線內(nèi)卷的造型,起源非常早。內(nèi)蒙古赤峰大甸子遺址出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彩陶,為黑灰底,繪紅白紋樣。其中一種C形卷曲的紋樣,與“哈木爾紋”十分相似,應為其始祖造型(見左頁圖,供圖/FOTOE)。這種C形紋樣被成稱為勾云紋,源自紅山文化時代的玉器造型。上圖即為遼寧凌源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(攝影/朱子浩)。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攝影 / 朱子浩
圖是緊鄰貴陽的龍里縣高坡苗族的“射背牌”活動(攝影/盧慶文)。盛裝的苗家女子身后有一塊背牌裝飾。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攝影 / 盧慶文
圖中套圖,繁密斑斕,正如右上圖的布藝背帶。雖然壯族背帶以主花式的構圖為主,但偶爾也有右下圖這種以對比強烈的色彩組合的類型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與萬物自由組合
苗族蝴蝶紋飾的一個奇妙之處,就在于想象力天馬行空,可以和世間萬物自由組合,形成許多現(xiàn)實中從所未見的“新物種”。右圖的蝴蝶中,其蝶身與腳頗似一只青蛙。供圖/曾麗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罕見的例外
中國的阿拉伯書法紋飾,實際上是受到了伊斯蘭文明的影響。因伊斯蘭教絕對禁止偶像崇拜,以及一切如壁畫、雕像這樣塑造具象形象的行為,故而伊斯蘭紋飾是抽象、象征的,主要分為幾何紋、植物紋和阿拉伯書法紋三種。圖為13-14世紀統(tǒng)治伊朗地區(qū)的伊利汗國時期的釉面瓷磚,現(xiàn)藏于伊朗國家博物館。八角星形瓷磚上,由外到內(nèi)修飾了阿拉伯字母、植物紋,即體現(xiàn)了伊斯蘭紋飾的主要特點?;蚴鞘艿搅似渌拿饔绊?,這件文物中間出現(xiàn)了動物形象。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圖中,茂盛的椰子樹下站著衣著鮮艷的一男一女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,表現(xiàn)的是夫妻和諧,家族興旺的主題。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三大菩薩的隱喻
傳說中,薩迦派大師薩迦班智達曾在桑耶寺的一面墻上畫過一個特殊紋樣,即上圖所繪,被稱為“三大菩薩標識”。經(jīng)書寶劍代表文殊菩薩,雙頭鴨代表觀音菩薩,雙頭鸚鵡代表金剛手菩薩。有學者認為,這一紋樣暗示了佛教教義傳入西藏的過程,是早期藏族佛教徒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創(chuàng)造的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無處不在的幾何
時至今日,幾何紋已融入新疆人生活的每個角落,建筑、地毯、特色民族服飾等諸多方面。哪怕是如左頁圖一般不甚起眼的窗欞,其上幾何紋的整齊綿延,仿佛無限,也別具風味。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裝點蒙古裝
身著蒙古族服飾的小女孩,快樂地望著你。人與服裝競相爭輝。服飾上,因有著哈木爾紋等紋飾點綴,顯得活潑俏皮。大面積的哈木爾紋鑲在蒙古服胸前,既美麗又極具特色。供圖/視覺中國
蒙古族哈木爾紋 | 牛鼻子的啟示
一人一生一朵花
壯族人的生活中遍地開花,但最美的花還是開在壯族女子的服飾上,呼應著“花為人魂”的一生。壯族服飾以素雅的藍黑色為主調(diào),亮麗的繡花圍裙,宛如一道陽光,照亮壯女的容顏。圖女子圍裙上的大紅花由兩只鳳鳥相伴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花葉與蝴蝶的組合十分常見。右圖中的蝴蝶紋,在蝶身及蝶翅處,大量填充花卉,精致繁復,呈現(xiàn)出一種花蝶相戀的美好情景。供圖/曾麗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中西融合
圖為北京牛街禮拜寺內(nèi)具有中國傳統(tǒng)古建筑風格的大殿,為明清遺構。然而,大殿的內(nèi)柱之間,增設拱券,并修飾以優(yōu)美的阿拉伯文和卷草紋。中西風格的完美交融,是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最佳注腳。
阿拉伯書法 | 異域“紋”字在中國
以人飾人
圖為盛裝的黎族少女,細看其上衣的門襟、下擺等處都織繡有人形紋樣。相比常見的花鳥蟲魚紋樣,將人形紋穿在身上更顯得活力充沛。攝影/范菁
多姿多彩小怪獸
藏族有許多動物紋樣,有的取材于現(xiàn)實,有的則是神話中的怪獸。圖中裝飾在寶塔上的怪獸沒有身體、口銜珠寶、雙手弄須,是藏傳佛教中的饕餮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百褶裙里的鄉(xiāng)愁
廣西隆林的苗家女子們專心致志地做著手里的刺繡,笑容恬淡滿足。在她們身后,鮮艷的百褶裙如傘一般張開,層層排列。在不少苗家人心目中,百褶裙上的裙褶,寄托著對祖先的思念,而裙邊和裙腰處那蠟染的幾何紋樣中,更藏著關于故土家園的美好記憶。攝影/梁漢昌
苗族紋樣 | 凝固在紋樣中的史書
攝影 / 梁漢昌
壯繡云肩,是壯女盛裝時的裝飾,纏枝蓮花圖案團團環(huán)繞,布局巧妙。伴隨壯女最久的花兒,則開在壯女的繡鞋上,終生都會穿著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右圖中的蝴蝶圖案,色彩斑斕濃郁。其中一只蝴蝶的觸須,竟是用兩只鳥的形象來表現(xiàn)。蝶與鳥均會飛翔,在苗族心目中,是人類向天庭傳達情感和祈禱的信使,同時也是苗族創(chuàng)世神話中的人類祖先。供圖/曾麗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形影不離的人與紋
圖為黎族老人的紋身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圖是西藏阿里托林寺壁畫上的西藏雪獅,雪獅掌管西藏山脈,是西藏的象征(供圖/TPG)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左邊繡鞋的花樣叫“節(jié)節(jié)高”,右邊則為寓意吉祥的“紫牡丹”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蝴蝶變形記
重復排列的蝴蝶紋樣,布滿黑布之上,十分具有節(jié)奏感。其蝴蝶造型簡潔抽象,在觸角之處,又與花卉紋飾相融合。蝴蝶紋之間的圖案,倒過來看,則是雙鳥護卵的造型。整個畫面,講述了蝴蝶媽媽與姬宇鳥創(chuàng)世的故事。供圖/曾麗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圖為黎族老人的紋身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圖是佛教中的神鳥——金翅鳥,擁有人的軀干、臂膀和雙手,背上長有羽翼,嘴尖如鷹隼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無限的動態(tài)
圖為庫車大寺的柱頭造型,這是伊斯蘭建筑裝飾中常用的結(jié)構。它由連續(xù)的小三角形(或是小拱頂)不斷向上出挑,排列疊加而成,在最上面匯聚成了正多角星紋(根據(jù)實際情況,或是穹頂拱形),有學者稱之為鐘乳式造型。這種形態(tài)立體地表達了伊斯蘭幾何紋無限擴散、永恒流動的特點。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尋紋之“履”
圖為2017年前后,黃清穗(右一)與從事民族服裝設計的韋祥龍(左一),在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布依族村寨與當?shù)厍嗄杲涣鞯恼掌?。地圖上所列地名,即他們所尋訪處。其上的這雙鞋為壯族地區(qū)的刺繡青年女鞋,其上紋樣為花草紋。壯族人生活在花草繁茂的嶺南,因而他們的刺繡圖案多取諸自然,尤以花草紋為最。壯族人認為,人類的祖先從花朵中誕生,對壯民而言,它代表著壯民對于生命的認識。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水族馬尾繡的永恒主題
上圖據(jù)水族特有的馬尾繡背扇而繪。其背扇中心繡著一朵巨大的蝴蝶花,背扇尾上,蝴蝶紋分布于四周,與中心的太陽紋等組成一個對稱均衡的吉祥圖案。蝴蝶是馬尾繡背扇永恒的表現(xiàn)主題,是水族人的圖騰之一。其制作方式是以馬尾絲為軸心,將白絲線均勻地纏繞在馬尾絲上,接著,再將纏繞好的馬尾絲線順著圖案造型盤綴出蝴蝶輪廓,輪廓之內(nèi),再用彩色絲線或其他材質(zhì)進行刺繡填充,其繡出的圖案具有浮雕藝術效果。供圖/紋藏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黎人的貢獻
圖為正在演示傳統(tǒng)織錦技藝的黎族阿婆,其身后的黎錦作品,皆以人形紋為主要裝飾。數(shù)千年以來,黎族偏居海島,交通閉塞,長期顯得默默無聞。但黎人卻憑借自己的勤勞和智慧,對中國文化做出了一項極大的貢獻:發(fā)明了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,領先于中原地區(qū)1000多年。直到元朝,黃道婆在海南島向黎人學習棉紡織技術,并傳播到了松江(今屬上海市)一帶,廣大中國人這才用上了棉布,松江府也成了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。供圖/視覺中國
黎族人形紋 | 人最珍貴
經(jīng)幡“風馬旗”
西藏地區(qū)的山崖處、寺院,或是藏民家中屋頂,常常懸掛經(jīng)幡,即“風馬旗”。經(jīng)幡上大都印有經(jīng)文咒語和“風馬”紋樣。所謂“風馬”,就是背負著轉(zhuǎn)輪王如意寶、迎風疾馳的一匹駿馬。圖為西藏阿里岡仁波齊神山卓瑪拉埡口處的五色經(jīng)幡,上面的紋樣清晰可見。經(jīng)幡上除了“風馬”紋樣外,四角還有金翅鳥、龍、虎和獅子的紋樣,與中原文明的四方神獸異曲同工。攝影/泓伊
以正方形、圓形為基本圖形,用米字線將其等分,線與圓的交點,相鄰者兩兩聯(lián)結(jié),形成正八邊形。參考資料:(英)道爾德·薩頓:《幾何天才的杰作:伊斯蘭圖案設計》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壯字之“花”
“”是一個古壯字,即為“花”。壯族古諺說:人無第二世,花有第二春。木+花,顯示了古壯人心目中,對花卉的理解和期許。壯族歷史上并沒有留下自己的文字,但在壯族文人和嬤公(神巫)中間,卻流傳著一些獨特的組合字,它們由兩到三個漢字組成,以壯人對原單字的理解,加上象形的偏旁或漢字,形成具有豐富含義的新字。無論是圖案的拼合,還是對文字的重組,都顯示著壯民豐富的想象力與對美的追求。上圖這位飛針走線的刺繡老人,穿著十分素樸,卻擁有一雙俏麗的繡花鞋,這樣的組合即是壯鄉(xiāng)之美。
攝影/徐舒陽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徐舒陽
風物之華
香料“八角”,別名大料、八角茴香,是中國特有的植物資源,而廣西又是八角的主要產(chǎn)地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。八角花紋在壯錦中比比皆是,大自然造物堪稱完美的形狀,展現(xiàn)在壯錦上,令人贊嘆。本頁為通過數(shù)字化手段制作的八角紋壯錦圖案(供圖/紋藏)。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蝴蝶的庇護
中國荔波萬畝梅花報春節(jié)上,水族女子正在展示水族特有的馬尾繡背扇。背扇花紋繁復,上面碩大的蝴蝶紋尤其引人矚目。在水族人心目中,蝴蝶是他們的保護神,能夠護佑水族孩子平安、健康地成長,因此蝴蝶紋也成為他們最常見的吉祥紋樣之一。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冰上真言
藏傳佛教重視觀音菩薩的六字真言——“唵嘛呢叭咪吽”,認為循環(huán)吟誦六字真言,可以積功德、得解脫。所以在藏傳佛教建筑中的藻井、壁畫、轉(zhuǎn)經(jīng)筒等處,常會看到內(nèi)容為六字真言的藏文紋樣。上圖為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民眾在通天河冰面上,以沙為墨,以冰為紙,“繪”出的“六字真言”紋樣。供圖/視覺中國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在正八邊形內(nèi),相間的點兩兩聯(lián)結(jié),構成兩個交疊的內(nèi)正方形,從中心出發(fā),經(jīng)過其交點,作八等分輻線。
參考資料:(英)道爾德·薩頓:《幾何天才的杰作:伊斯蘭圖案設計》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壯族也愛蝴蝶
蝴蝶紋因其美麗的外形與吉祥的寓意,在許多少數(shù)民族中都受到歡迎。圖為云南省丘北縣八道哨鄉(xiāng)壯族的黑沙銀飾,可由女子套戴在脖子上。其上紋飾細密精致,蝴蝶紋樣重復出現(xiàn),與花葉等紋樣交相輝映,呈現(xiàn)出一種花與蝶相依相戀的美好景象。攝影/梁漢昌
龍形飾壺柄
龍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文化圖騰,而源于印度的佛教中,也有“龍眾”的概念。藏傳佛教吸收接納了中印文化中的龍,將之作為重要的吉祥紋樣,在各種裝飾中使用。圖為西藏博物館藏清代嵌綠松石金茶壺,壺柄的造型就是一條龍。藏地典型的綠松石裝飾,為之增添了濃厚的民族特色。攝影/動脈影
輻線與外正方形相交,以交點為圓心,其與正方形邊長中心的距離為半徑,分別作出八個圓弧,兩兩相切。
參考資料:(英)道爾德·薩頓:《幾何天才的杰作:伊斯蘭圖案設計》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意外之花
圖中四角的圖案常常被人們認作梅花,這其實是個誤解,它們是壯鄉(xiāng)里常見的陽桃花。相傳,創(chuàng)世始祖姆六甲撒下辣椒與陽桃,這才使人群有了男女之分。陽桃樹美麗的小花,也因此蘊藏著壯族人與原始生命對話的隱秘信息(供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)。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夸張變形的翅膀造型
資料來源:彭川《黔東南苗族蝴蝶紋飾研究》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“六字真言”紋
藏文紋樣。觀音菩薩的六字真言,被認為蘊含著宇宙中的大能力、大智慧、大慈悲。
藏族紋樣 | 雪山腳下的信仰
圓弧與八等分輻線相交于八個點,點點連線,可確定薔薇花瓣和中央的八角星紋。
參考資料:(英)道爾德·薩頓:《幾何天才的杰作:伊斯蘭圖案設計》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在圓形內(nèi)部進行紋樣的繪制、填色,并對小紋樣進行編組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擦去多余線段,即形成了基本圖樣:八個六邊形花瓣圍繞一個八角星紋。六邊形的四短邊等長,是其特點。
參考資料:(英)道爾德·薩頓:《幾何天才的杰作:伊斯蘭圖案設計》
新疆幾何紋 | 神學數(shù)學,在此統(tǒng)一
蛙與花的秘密
花朵強大的繁衍之力,乃是壯族花崇拜的根基。而堪與之相比的自然物里,青蛙是最特殊的一個。大腹便便的青蛙,宛如母性懷孕的體態(tài);蛙卵的繁多,更為盼望子嗣繁衍的人們所羨慕,因而壯族也存在虔誠的蛙神崇拜。在壯族人的心目中,蛙、雷、水、花,代表“天人萬物合一”,蛙鳴雷至,雨降花開,生命繁盛。圖1為通過數(shù)字化制作的經(jīng)典“孕蛙紋”圖案(供圖/紋藏)。圖2為用以“呼喚雷神”的壯族銅鼓上立體蛙的形象(攝影/動脈影)。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動脈影
先進行花型外框的繪制,再進行內(nèi)部紋樣勾畫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簡化提煉的翅膀造型
資料來源:彭川《黔東南苗族蝴蝶紋飾研究》
蝴蝶紋 | 死而復生的美麗精靈
藏在頭上的銀花
花是壯族的靈魂,花在壯族人的生活里無處不在。它有時開得那么醒目奔放,有時又開得悄然無聲。在圖中壯女的頭上,可以找到朵朵綻放的白銀花,它們既高貴又低調(diào),既素雅又妍麗,同樣是壯人愛花的寫照。攝影/梁漢昌
壯族 | 壯鄉(xiāng)里的秘密花園
攝影 / 梁漢昌
通過線條與色彩的修整,改變紋樣的細節(jié),令其更具魅力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繪制完成以后對整個畫面進行色調(diào)調(diào)整,令色彩豐富飽滿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誰說民族風就要土里土氣?
上圖為以廣西省南丹縣水族“蝶紋刺繡背帶”上的紋樣制作的紅包設計圖,以蝴蝶紋和花草紋等蘊含吉祥美好寓意紋樣為主,紅底色更具喜慶氛圍,可見承載中國之美的民族傳統(tǒng)紋樣,同樣可以走入今天的生活。左頁圖拍攝于貴州省博物館,依稀可見窗上映射的圖案中,瑞獸在爭奪繡球,這是典型的貴州苗族刺繡圖案,其歷史可追溯到明清時期。
紋藏 | 紋之美,且藏之
絲路與葡萄的緣分葡萄紋沿著絲路傳入中原地區(qū),被加以改造,形成了豐富的紋樣組合,比如唐代流行的“海獸葡萄紋”。上圖為山西博物院藏唐代海獸葡萄紋銅鏡,葡萄藤蔓布滿銅鏡背面,瑞獸在果實之間起舞,寓意吉祥。攝影/動脈影
維吾爾族葡萄紋 | 絲路上的浪漫名片
攝影 / 動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