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貉”以為家 一座城市 150個社區(qū) 和5000只貉
標簽: 生物地理

炎熱的夏夜,伴著聲聲蟲鳴,兩只貉從一棟小區(qū)居民樓底部的通風口探出身來,謹慎地觀察著周圍的環(huán)境,準備開始自己的“夜生活”。近幾年來,上海市野生貉數量迅速增長,同時它們的活動范圍也從城市西南部的狹小區(qū)域迅速向市中心擴散,目前這種食肉獸的足跡已經遍及這座國際大都市的150多個社區(qū),種群數量推測有約5000只之多,成為了上海城市野生動物管理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。 攝影/王放
“你知道嗎?上海有人被貉咬傷了?!?/p>
當我在研究貉的微信群內看到這個消息時,第一反應是“難以置信”。當時我正在四川省邛崍山的高山流石灘上,一邊呼呼喘著粗氣,一邊努力在白花花的裸巖間尋找雪豹的蹤跡。經過連續(xù)幾天一無所獲的野外追尋工作,我多少有些沮喪。而這條消息,讓我忽然開始想念那些生活在上海高樓大廈之間、毛茸茸的貉了——它們每個晚上都在小區(qū)里忙碌覓食。雖然是野生動物,卻也并不難觀察,有時甚至還會與我有簡單的互動。不過大多數情況下,它們一直和人類保持著安全的距離。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