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人間
當看到攝影師舉著相機對著雪峰時,我就想起電影中有人舉著手槍,指向?qū)Ψ?/h2>
作為一位攝影師,當你把攝影的目標定位為拍攝世界上8000米的雪峰時,你會怎樣去實施你的計劃?我真的遇到了幾位攝影師,他們把自己的攝影目標定位為拍攝世界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。他們一遍遍地去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侖山,因為14座8000米的雪峰幾乎都集中在這兩條龐大的山脈中??梢哉f幾年過去了,他們拍了無數(shù)的8000米雪峰的影像,但我覺得他們都沒有獲得明顯的成功,用今天網(wǎng)絡時代的話說就是他們拍攝的這些影像并未給他們帶來明顯的流量,亦未獲得大的影響力。究其原因,我認為他們對待自然,審美的觀念還是傳統(tǒng)的,還是沿用大部分自然風光攝影師慣用的態(tài)度,當他們用相機表現(xiàn)他們對自然美的欣賞時,選取的表現(xiàn)對象還有構圖方式都未能突破藩籬,因此他們的攝影不能給人們帶來審美的沖擊……


那么什么是傳統(tǒng)的風光攝影師慣用的對待自然的態(tài)度呢?我將其概括為:對象化的審美態(tài)度。所謂對象化就是當自然景觀矗立在你的面前,與你相對時,你在意識中將其表象化,把它外形形式化地在你的意識中建構起來。對象化的審美就是在完成上述過程后,你將自己認定為主體,把自然景觀設定為客體,然后對其審視、品評、體味,并由此獲得心里的愉悅……對象化的攝影就是在上述過程的最后,端起相機,對著已經(jīng)建構起來的自然景觀“咔嚓”按動快門,這就是“對象化的攝影”。這種攝影的極致,就是證件照。還有的照片用手指向?qū)ο螅蛴檬峙e著或者捧著對象……每當看到這樣的照片時,我就想起電影中有人舉著手槍,指向了對方,他就要開槍殺死對方了。當攝影師舉著相機,指向自然景觀時,他會不會“殺死”自然的美呢?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(wǎng)刊登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(zhuǎn)載、鏈接、轉(zhuǎn)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