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畫中的中國雉雞
標簽: 動物世界
家雞的祖先紅原雞,在動物分類中屬于“雞形目”中的“雉科”。所謂雉雞,除了特指環(huán)頸雉,也可以泛指所有外表和習性與雞相似的雉科鳥類——它們也經常被稱為“野雞”。中國是雉類大國,有60多種雉雞,其中20多種為我國特有,跟大熊貓一樣屬于“國寶”。
因為體形優(yōu)雅、羽色艷麗,雉類自古受到國人喜愛,唐代的詩、宋代的畫,都出現(xiàn)過雉雞的身影。不過對它們的科學研究,卻是由西方人開始的。清末動蕩時代,一些外國人來華收集奇花異草、珍禽異獸,將它們的活體或標本送回西方研究展示,分類定名。當時攝影技術尚未普及,生物的圖像記錄主要靠博物畫——應用于自然科學領域、有一定科學性的紀實畫作。19世紀西方著名博物畫家古爾德、丹尼爾等人,根據活體、標本和描述,繪制了一批中國雉雞的精美畫作,將中國雉類之美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也帶動了后來的科學研究。
責任編輯 / 劉瑩
版權聲明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