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西藏杓蘭的“洞穴騙術”
“杓(sháo)”通“勺”,杓蘭這類蘭花因狀若深勺而得名。也有人覺得它膨大的囊狀唇瓣更像拖鞋,稱之為“拖鞋蘭”。全世界共有五十多種杓蘭,我國就有三十多種。每年5、6月份,高原上的西藏杓蘭開花了,吸……
作者: 穎兒
-
-
灘涂精靈 神奇的鷸類水鳥
在水陸之間,有一種叫“灘涂”的特殊地帶,包括海灘、河灘和湖灘等。這一片片看似無聊的泥沙,卻是眾多蝦蟹、貝類、蠕蟲等小生命的家園,也是各路“趕?!倍桃曨l的舞臺。
作者: 曠野風
-
鸻鷸干飯六式
不論遷徙路過還是長期居留,灘涂濕地都是鸻鷸賴以為生的“食堂”。灘涂濕地本身是精巧而脆弱的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散布于海灣、潟(xì)湖、河口、河流、淡水湖、鹽湖等水域與陸地相接的部分。
-
-
行走潮間帶 與鸻鷸一起“挖泥”
海陸之間的潮間帶灘涂,是一票小海鮮的棲身之所,也是多種鸻鷸類遷徙途中的關鍵“補給站”。本文作者慕童在國內(nèi)外研究鸻鷸多年,在一次次“挖泥”和“看鳥”中,他越發(fā)感受到鸻鷸和潮間帶灘涂,簡直是“……
作者: 慕童
-
訪北極苔原,調查鸻鷸萌娃
海鮮豐富的潮間帶灘涂,只是鸻鷸類的“旅途補給站”和越冬地,夏季繁殖地才是它們每年最重要的去處。許多鸻鷸的繁殖地,位于中國以北、俄羅斯境內(nèi)的高緯度苔原。2015~2019年,本文作者來到俄羅斯的楚科奇自……
作者: 慕童
-
-
霸王龍“前傳” 暴龍超科的崛起之路
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恐龍,霸王龍的形象幾乎家喻戶曉:壯碩的身軀、粗大的腦袋、滿口利齒,以及“小短手”……這副尊容,是它的家族“修煉”了將近9000萬年,才演化出來的。
作者: 何全
-
非洲沙漠Safari,神奇生物連連看
2023年3月,本文作者來到非洲西南部的納米比亞,主要任務是尋找沙漠里的動植物,為雜志社的“博物旅行”項目探路。這里的生物多樣性遠超想象,“沙漠之子”們的生存策略,讓人贊嘆不已。
作者: 吳海峰
-
千日紅 亦真亦假永生花
千日紅,古時又名百日紅、千日嬌,在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可見栽培,南方有時逸為野生。千日紅為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葉長圓形,通常對生;頭狀花序紫紅色,球形,由多朵小花和苞片、小苞片組成;胞果極小,近……
作者: 王辰
-
石榴 花有百日紅,果有千粒濃
金秋十月,石榴成熟。從盛夏殷紅繁密的花,到秋季飽滿晶瑩的果,石榴總以熱烈的面貌吸引著我們。哪怕它吃起來麻煩、種子還硌牙,依然廣受喜愛。東西方更是不約而同,將石榴與美麗、繁衍等意象掛鉤,寫進……
作者: 阿蒙
-
-
青銅劍 吳越鋒刃耀春秋
人類誕生伊始,兵器始終穩(wěn)居科技前沿。如今的高科技已能殺敵于千里之外,“純物理”格斗的冷兵器依然讓人血脈僨張?;蛟S迷戀兒戲是人類本能,就像從機器時代邁入信息時代,人們對奧運會的狂熱反而與日俱……
作者: 酉禾
-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