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寫文字,總是按照緣份來的。眼下是盛夏,入了伏,食欲不振,有時只靠點心度日,且說說點心的事吧。
作者: 韓韜
世人皆知五臺山有佛光寺,大唐氣象蔚然尤存。然而,除了這間名聞遐邇的“大”佛寺,還有一間偏居鄉(xiāng)野的村佛堂——南禪寺,保存著不一樣的瑰寶,吹拂著清新的唐……
作者: 馬賽屏
五臺山密宗寺廟可謂是眾廟中的“少數(shù)派”,但其中既有源遠流長的“唐密”遺跡,也有曾經(jīng)以一寺統(tǒng)諸寺,屢受敕命,至高無上的黃廟“菩薩頂”……佛教選中了五臺……
作者: 陳立長
山分五頂,壘壘如臺,這是造形之奇;歲無炎暑,地稱“清涼”,這是氣候之妙。奇山必有奇談,奇地必有奇遇,且看自然造化如何成就它,眾生伯樂如何尋覓它。
作者: 李曉光
粵語因其難懂而被戲稱為鳥語。然而,這些北方人耳中的“天音”,傳著古漢語的衣缽,存著古百越語的遺風,甚至混雜外語詞匯……誰會比它更傳統(tǒng)?誰又比它更潮流……
作者: 李敏盈
“溏”這個字,東漢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上沒有,要查字典的話,三國時代的訓詁書《博雅》中有,意思一是多汁、粘滯而又柔軟潤澤,古文寫作、淖;另外一個通“塘……
作者: 魚丁 韓韜
定時到來的潮水,一般稱之為汛,春汛又被浪漫地稱為桃花汛。我們國家的人很愛桃花,《詩經(jīng)》中有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”,意思是桃樹的虬枝像年輕人孔武有力的……
1256年的一天,南宋理宗皇帝題寫了一柄團扇,抄錄了唐代詩人王維的名句“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”,書法邊還寫有“賜仲圭”幾個小字。幾乎與之同時,宮廷畫家馬……
作者: 黃小峰
傳拓不以華麗的外表討人喜歡,僅僅以紙墨與器物相親相愛,這份古拙簡樸的美卻深得中國文人的心。傳拓的技藝中國特有,歷千年而不絕,哪怕照相時代到來,這技藝……
相對于拓印石碑摩崖的平面『傳真』,還有一種傳拓絕技,顯得更為不可思議,那就是為古物留下立體形象的『全形拓』。它橫跨歷史二百年,使得器物因拓而活,因拓……
作者: 王映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