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打撈一段 不為人知的歷史 追隨85年前營造學社的腳步, 探訪云南古建筑
1938年底—1939年初,在逐漸蔓延的抗戰(zhàn)烽煙下,中國營造學社在昆明周邊和云南西北部進行了兩次調(diào)查,這是近代對于云南古建筑的第一次系統(tǒng)調(diào)查,卻由于戰(zhàn)爭影響等原因塵封在歷史……
-
被貶謫流放的才子們 在云貴高原點亮的文化之光
歷史上,官員被貶謫流放是一種常見的現(xiàn)象,云貴高原遠離政治中心,曾被視為蠻荒瘴癘之地,因此成為了許多人被貶謫流放的去處。被貶謫流放到云貴高原的官員中,有許多文化界、……
-
從“良相”到“神靈” 西南山河中的 “孔明南征”傳奇
三國歷史中,諸葛亮執(zhí)掌蜀漢國政后做了兩件大事:南征和北伐。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工作的本文作者和同事們,曾多次深入云貴及四川西南的“古南中”地區(qū),尋找與諸葛南征有關的……
-
揭秘南京大石碑“爛尾之謎”發(fā)現(xiàn)石爛
在南京城東的陽山,隱匿著三塊明代遺留的巨型石碑材料,今人稱之為陽山碑材。它們由明成祖朱棣下令開采,用以建造其父朱元璋的墓碑。但最終,這些碑材遺憾被棄。碑材廢棄的原……
-
新疆尉犁 鹽堿與富饒共生的土地
新疆尉犁縣是繼羅布泊之后,塔里木盆地一個新的匯鹽區(qū)。這里有大面積的鹽漬化土地,卻不同于死寂的羅布泊,呈現(xiàn)的是鹽堿與富饒共生的和諧景象。當人們試圖在解決困擾多年的耕……
-
瀟賀古道路亭群 它們把南嶺變成了通途
歷史上,瀟賀古道連接了湖南瀟水和廣西賀江,在溝通嶺北與嶺南之間起到了關鍵作用。這條古道之所以能運行千年不衰,與其背后一座座路亭(當?shù)胤Q為涼亭)的支撐和維系不無關系……
-
黃土之下700多年的金戈鐵馬、玉帛笙歌楊氏墓群揭秘的播州往事
在去年公布的“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”中,貴州省共有4項入選,其中兩項都與遵義有關,分別為海龍屯遺址與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。早在2015年海龍屯作為“中國土司遺址”之一被……
-
冰雪絲路“朝貢道”連接東北與中原的紐帶
考古工作者基于歷史考證和實地踏勘,揭開了幾千年來,發(fā)生在東北這片被低估的苦寒之地上人類上演的活劇。冰雪絲路朝貢道的重新發(fā)掘與呈現(xiàn),說明了東北地區(qū)兩千多年來與中原王……
-
錫林郭勒套馬 讓草原馬重獲活力
在內(nèi)蒙古,套馬曾經(jīng)是一項極具挑戰(zhàn)又非常重要、不可或缺的工作。牧民對套馬的工具——套馬桿,懷有某種宗教般的崇敬之情??梢哉f,套馬桿曾是蒙古族牧民最重要的生產(chǎn)工具,在……
-
江西山水 古代“網(wǎng)紅”風景群,文學“頂流”地
江西,名山環(huán)列,江河縱橫。歷史上,眾多文人墨客徜徉在綺麗的江西山水之間,留下了無數(shù)名句名篇,且往往有多篇吟詠一地的文化景象。被江西山水激蕩起才思的,除了本就是江西……
出自:2023年第02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