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-
手繪運河長卷 千里運河蕩清波
自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,中國大運河至今經(jīng)歷了2500多年變遷。它是帝制時代的偉大工程,但在新時代亦葆有旺盛的生命力,是“活著的、流動著的人類遺產(chǎn)”。
-
中國大運河 長河不朽
運合萬方,河合天下。中國大運河用2500年、3200公里兩個數(shù)字,昭示著它的時空長度;從政治、水利、經(jīng)濟、景觀四個維度,貫徹著它之于中國的價值。它是古代中國書寫在大地上的濃重一筆,貫穿江與河;是勞動……
-
大一統(tǒng)帝國 由大運河造就?
流過2500多年歲月的中國大運河,貫通南北,與海河、黃河、淮河、長江、錢塘江等五大水系一起,串聯(lián)起整個中國。大運河上,水聲脈脈,槳聲悠悠,向人們傾訴著它兩千年來一統(tǒng)山河的大國夢……
作者: 察應(yīng)坤
-
鏈接 運河“漂”來紫禁城
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首都,也是京杭大運河的中心城市。但它雖是首都,卻仰仗南方的漕糧、京郊的石料、臨清的青磚……運河如血脈,將沿岸物質(zhì)與文化,源源不斷輸送到北京城。與此同時,在京城匯聚、融合的……
-
天下糧倉 南糧如何北運?
大運河貫通之后,滿載物資的漕船自江淮各地北上,運往京城,正所謂“東南四十三州地,取盡膏脂是此河”。然而,運河全長數(shù)千里,如何將糧食安全送達?沿線糧倉應(yīng)運而生。
作者: 劉嘯虎
-
-
-
鏈接 南運河的智慧:三彎抵一閘
京杭大運河全長將近1800公里,行經(jīng)京津二市及冀、魯、蘇、浙四省的19個地級市。如果給這21個城市的運河河段里程做一個排行榜,可以看到,河北省滄州市以215公里的長度,雄踞榜首,而天津、德州也名列前茅?!?/p>
-
南旺分水 穿越運河的“脊梁”
山東濟寧段在京杭運河中地勢最高,人稱“水脊”。如何讓水往高處流,便成為運河全線貫通的關(guān)鍵。明代工部尚書宋禮采納民間水利家白英的建議,于戴村筑壩,引汶水濟運,并設(shè)置水柜、置閘節(jié)流,建起了南旺……
作者: 張婧文
-
鏈接 壩:運河之盾
壩泛指在河流湖泊修建的擋水、攔水建筑。古代各地根據(jù)用途和形式又有多種名稱,如減水壩、車船壩、堤岸、堰、遏、埭、碣等。按照建筑材料區(qū)分有土壩、石壩、土石壩、草土壩、竹絡(luò)壩、木籠裝石壩、磚壩、……
-
淮安清口樞紐 黃、淮、運三河的博弈
大運河、淮河、舊黃河在淮安交匯,形成了世界上罕有的大江大河平交格局。桀驁難馴、泥沙俱下的黃河,時常威脅著運河安全。三條河的拮抗,是干系運河暢通的重中之重。
作者: 李希光
-
黃河與運河的“愛恨情仇”
歷史上,黃河泛濫成災(zāi)如家常便飯,以善淤、善決、善徙著稱。它在進入河南東部之后,河道擺動之大,北至天津、滄州,南至淮安,影響著諸多運河河道。因此,如何處理大運河與黃河的關(guān)系,就成了令統(tǒng)治者倍……
-
長安閘 運河水閘之秘
運河水位起起伏伏,向來不是波平如鏡。所以,擁有調(diào)節(jié)水位功能的閘和堰,便是船舶在縱橫交錯的河道中安全穿行的護身符。究竟唐宋時候的能工巧匠們,留下了怎樣別出心裁的設(shè)計呢?
作者: 夏木
-
-
-
寧波三江口 大河明珠共潮生
千里運河連接萬里海絲,這一舉足輕重的節(jié)點,就是寧波三江口。有河海聯(lián)運之便,就能締造連接世界大通道的運河奇跡?寧波的“成長”歷程,見證了充滿智慧的運河時代。
作者: 樓學(xué)
-
-
“橋”見古運河
大運河,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。涓涓流淌的古運河,造就的不僅是水的通衢與漕船,還有眾多的水上飛虹“運河橋”。不同的歷史、不同的典故、不同的技藝、不同的風(fēng)景,至今凝固在碧波上,見證屬于古運河的奇……
-
-
-
-
名塔風(fēng)華伴運河
塔,本是崇佛敬佛的神圣場所,運河之塔,卻身兼多職,鎮(zhèn)潮水、興文運、當(dāng)導(dǎo)航、為地標(biāo)……多重身份的背后,是與運河緊密相連的命運軌跡。
作者: 吳風(fēng)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