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
-
[博物君說]
博物君的 微科普
@博物雜志:尿。海魚為了不被海水腌成魚干,就要大量喝海水,然后排出極濃的“鹽尿”,相當于喝了淡水。而淡水魚體內(nèi)滲透壓大于體外,為了不被滲進體內(nèi)的淡水撐爆,就要不斷排出極淡的尿。鯊魚比較原始,……
-
[博物事件薄]
到底有多熱? 地面溫度變化起底
“今天最高氣溫37度,有關(guān)部門發(fā)出高溫預警,請大家盡量減少戶外出行……”然而這天午后若是拿個溫度計走在大街上,也許你會測出超過40℃的高溫,摸摸路面,更恨不得能把手燙起泡。這肯定比37℃——人體標……
-
[草木莊園]
蘿藦 結(jié)角敬君子 送籽乘北風
蘿藦,古名芄蘭,又有斫合子、羊婆奶、婆婆針線包等別名,生于荒地、路邊、樹叢旁,城市籬笆上也較常見,產(chǎn)于我國東北、華北、華東、華中等地。蘿藦為草質(zhì)藤本,體內(nèi)含白色乳汁,葉略似心形,花白色或淡……
-
[石頭記]
黃龍玉 傳奇暴發(fā)戶
隨著黃龍玉身價倍增,其產(chǎn)地龍陵縣迎來了“淘玉潮”,山溝里、河灘上冒出了一批又一批采玉者和玉石販子。然而經(jīng)過幾年狂熱炒作,如今黃龍玉的身價已經(jīng)回落,不再動輒爆出天價交易,山溝里萬人尋玉的熱鬧……
-
[掌中花園]
肉肉掛起來 懸吊型多肉植物培育法
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是矮矮胖胖,五短身材。但有一支奇兵,既有肉乎乎的質(zhì)感,又有修長的身材,它們就是懸吊型多肉植物。我們可以把它們吊在半空養(yǎng)護,制造出活的窗簾、隔斷和壁畫,營造一片空中花園。讓我……
作者: 二木
-
[地球村公民]
植物“傘兵”
北方的初冬草木凋敝,然而有一群傘兵卻正在躍躍欲試??蔹S的藤條或攀在圍籬上,或凌亂地鋪散在灌木上,藤上掛著長角狀的果實;果實頂端較尖利,末端稍膨大,它在等待一個陽光和暖的日子。傘兵們在這只果……
-
-
[特別策劃]
中華海鮮地圖之渤海與黃海
渤海的面積在中國四大海域中最小,只有約為7.7萬平方公里,以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連線為界,近似于封閉性內(nèi)海,洋流少而微弱,這也成了絕佳的海鮮“孵化場”。每到夏季,很多魚蝦洄游到此產(chǎn)卵時,便……
作者: 菡榭
-
[特別策劃]
中華海鮮地圖之東海與南海
從長江入??谕?,一直到閩粵兩省交界處的海域,就是東海。這是中國島嶼最多的地區(qū),全國60%的島嶼集中在這里,島嶼制造了多樣的地形,不同棲息地的生物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。東海位于亞熱帶,年平均水溫……
作者: 海鮮大叔
-
[特別策劃]
海鮮怎么吃2
海參的體壁,就是那層厚實又富彈性的皮囊,也是人們主吃的部位。在體壁背部,分布著很多疣狀突起,而腹部則是密集著管足。體壁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、多糖類物質(zhì)和肌纖維,造就了它彈軟、黏膩的質(zhì)地。而……
-
[親歷荒野]
荒島尋“筍” 探訪特色美食“土筍凍”的真身
攤主把幾塊土筍凍裝在碗里,倒上醬油、醋、芥末、香菜遞給我。往嘴里一放,感覺“筍”脆爽,“凍”滑嫩,也沒有怪味,蠻好吃的!我吃光了一碗,可再想問“土筍”的細節(jié),攤主卻總是遮遮掩掩。這激起了我……
-
珊瑚礁英雄譜 《海底大冒險》角色解讀
旗魚在動物分類中是一個“科級”類群,擁有不少種屬,電影中派的形象最接近小吻四鰭旗魚,既有高聳的背鰭,又有相對短小的嘴巴,成年后能長到2米多長。不過派長成青年后還是沒有突出的吻,這就不太科學了……
作者: 穆蘭馨
-
[遠古動物園]
阿貝力龍 超級小短手
阿貝力龍類是白堊紀南半球的一類食肉恐龍,其名字來自化石發(fā)現(xiàn)最早的“阿貝力龍”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的種類也都隨它姓了。食肉牛龍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,化石出土于阿根廷,拉丁學名的含義就是“吃肉的?!?。食肉……
作者: 江泓
-
-
[奇人正傳]
三曹vs三司馬 君臣、父子、兄弟
東漢末年,想成為最受人尊敬的社會精英,你不但得是學霸,還要出身高門望族才行。而曹操,只是個“政治暴發(fā)戶”的兒子。他父親曹嵩是太監(jiān)的養(yǎng)子,沒什么家世背景,卻花錢買得高位,因此受人鄙視,連帶著……
作者: 赫連鏡繇
-
-
[神怪秘史]
地府公務(wù)員眾生相
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是個特別的日子,道教的中元節(jié)和佛教的盂蘭盆節(jié)都在這天。它們都是紀念逝者的節(jié)日,因此這一天也俗稱“鬼節(jié)”。鬼者,歸也。古人相信“死亡”只是靈魂的回爐重煉,而這個“回收站”就是陰間……
作者: 韓梟揚
-
[文明外傳]
石油 在一戰(zhàn)中崛起
石油的大規(guī)模開發(fā)直到19世紀中后期才實現(xiàn),并催生了約翰·洛克菲勒這樣富可敵國的“石油大王”。起初,洛克菲勒的煉油廠主要生產(chǎn)照明用的煤油,后來競爭不過電燈,才開發(fā)了可做燃料的汽油。結(jié)果這下押對了……
作者: 冉浩
-
[身邊物語]
圓珠筆 小球滾出字百篇
在20世紀以前,西方人一直都是用鋼筆或鉛筆來書寫。直到1936年,匈牙利的記者比洛在印刷廠校對報樣時,由于紙張粗薄,鋼筆筆跡經(jīng)常“暈散”,搞得字跡模糊。這讓他想到,如果用印刷油墨書寫,不就解決問題……
作者: 崇梓
-
[身體密碼]
青春痘、火癤子 皮膚憋出來的“包”
不知你發(fā)現(xiàn)沒有,青春痘跟人上火時長得“火癤子”很像,都是個紅紅的包,摸著有點硬、有點疼,過一段時間,它的頂端形成一個白色的痂頭,擠破它會流出膿血——沒錯,青春痘和火癤子本質(zhì)上是一種病癥,都……
作者: 曹陽
-
-
-
博物找茬兒 進擊的“大黃蜂”
新一輪競猜從2014年03月到2014年10月,每期的問題設(shè)不同分值,總分80分,達到60分即可獲得《博物》編輯部贈送的神秘小獎品一份,大家加油嘍!來信別忘了寫上自己的名字。
-
-
[自然攝影]
2014最真實的自然
其他點評:孟令媛拍攝的小溪流水,可以嘗試用慢快門來拍攝流動的水,會更漂亮;吳非拍攝的八哥鳥姿態(tài)不錯,就是畫面太暗了;范弘毅拍攝的傍晚天空,云朵很美,但是地面景觀稍顯雜亂;李垚拍攝的滇池黃昏……